第一百八十七章 朱武招兵买马重建队伍

“听说河北军杀到永兴军路来了。”

“啊,不是还在河东路威胜州吗,这么快就打过来了?”

“你说的都是老黄历了,眼下汾州、潞州、晋州、泽州地界上都有河北军的身影,晋州距离同州不远,背不住真能打过来。”

“怎么没听到风声?”

“我说了你们可别告诉别人啊,前日夜里县衙收到飞刀递书。”

“啊?这么刺激,伤到人没有?”

“没有,插在县衙门的柱子上。”

“信上写的啥?”

“我怎么知道。”

“不知道你就敢说河北军要打来了?”

“班县尉接到知县的命令,正在征兵征粮哪,说是防备河北军。”

“咱蒲城县一个穷地方,哪来的兵和粮,华州府不调兵拨粮,还不如投降河北军算了。”

“就是,当兵没饷,不当兵交粮,做百姓的横竖都没活路。”

“我有个门路……”

“你说你说,快说!”

“我说了你们可别告诉别人啊。”

“你废话真多。”

“少华山也在招兵买马,那边打仗是发放现银的,做后勤都有银子分。”

“真的假的,少华山不是让官军给灭了吗?”

“那时候少华山大寨主不在,现在回来了,要重建山寨,招创始寨兵呐,上山就有饭吃,有银子拿。”

“可他们是山贼……”

“官府不是贼?少华山好歹不抢穷人,征粮的时候官府什么时候放过你来?替少华山打仗还有银子,替官府打仗连军饷都克扣。”

“好,如果班县尉向我征兵征粮,我就带着父亲和弟弟投奔少华山,豁出去了。”

“我也去,自己家的粮都吃不饱,哪有粮给他,要粮没有,要命……也没有,归少华山啦,找少华山去要吧,啊,哈哈哈!”

“哈哈哈!”

朱武、陈达放下酒杯,相视会心一笑。陈达此时才知道朱武来蒲城县的用意。

朱武二人回到村里,不几日,杨春就招到二百余人,其中绝大多数是蒲城县人。

朱武对蒲城县的这招釜底抽薪用的太狠,蒲城县本来就穷,这二百人是种子用户,示范效应巨大,后来少华山屡次扩军,都有蒲城县人大量应征,此消彼长之下,蒲城县失去了大量的壮劳力,兵员、钱粮都极其短缺,后来才被朱武的少华山轻易攻占。

朱武命令杨春、杨秋和二十八个原哨探都寨兵对这二百多人的底细进行彻底调查,以防止官府的奸细混入。

陈达、杨春等人对朱武如此谨慎大惑不解,山寨初立正是用人之际,何必搞得这么人心惶惶。

朱武严肃的对众人说道:“你们想过没有,季三思是怎么葬送少华山的?”

众人心头一惊,话题怎么一下子上升到高屋建瓴的战略层面了。

见众人答不上来,朱武道:“按照我下山时少华山的防御体系,没有内奸的话,官军不死伤数千人是攻不破的。”

安道全、陈达、杨春、汤隆等人听了尽皆悚然,陈达情不自禁问道:“少华山上会有内奸?”

杨秋猛然醒悟,道:“我知道了,是季寨主招收的中峰主寨护卫队,那些兔崽子是后上山的,而且受到季寨主的重用。”

汤隆、杨秋亲身经历过,现在想起来才恍然大悟,汤隆咬牙切齿道:“怪不得我们的弓箭战术、擂木炮石、窝弓药箭都被官军轻易就破了,原来身边有奸细!”

陈达恨恨的说道:“真是主将无能,害死三军。”

朱武反倒劝慰大家道:“都是我的责任,不该离山那么久,就算离山,也应该预先安排好防范措施才是。”

安道全道:“如今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吃一堑,长一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陈达道:“你还能再多说点儿成语不?”

众人大笑,气氛轻松了许多。

杨春道:“安先生说的有道理,如今季三思不在山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跟我们并不是一个心思。”

陈达道:“只可惜倪慑一条直汉子跟了他。”

杨秋道:“也可惜了金鼎、黄钺、翁奎、蔡泽,他们四个如果跟对了人,也都是好汉。”

朱武道:“等山寨建好了,派人四处打听一下季寨主、倪寨主和金鼎他们四个的下落。”

杨春、杨秋得令。

陈达、杨春将新招的寨兵调查完毕,计点共有二百四十八人。挑选出其中精明强干的四十二人,又从原哨探都二十八人中挑出八人,总共五十人组成哨探队,由杨秋担任队长,杨春分管。又挑选出年轻力壮者一百八十人,与原哨探都另外二十人分成两个百人都,分别由陈达、杨春率领。原先哨探都下山的二十八名老兵都成了这支新建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

来源9:http://b.faloo.com/693320_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