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村五里地外有一所小学。
建在山下,背靠大山。
附近两个村的孩子都来这上学,有赵家村的孩子也有黄石村的孩子。
而从赵家村去小学的路上要走过一条小路。
小路路经麦田、大山还有一条小溪河。
赵小天从村庄出来后,踏上了这条小路。
此时早晨的浓雾还未散去,小路旁的青草还挂着露珠。
偶尔能看到路旁田地间几只小青蛙轻轻跃过。
再次看到这条熟悉小路上,赵小天内心有些感慨。
小时候他就常带着赵铁柱和陈莹莹他们沿着这条小路去远处的学堂上学。
那时候,他是他们的孩子王,带领着他们在路边的草丛里挖草根,水田里抓泥鳅,挖黄鳝。
小小的路上充满了他们儿时的欢声笑语。
“好清新的画面啊,这样的早晨空气一定很好吧。”
“看到这样的小路,我就想到了我的老家,我上学的那条路也是这样的。”
“可惜了,我老家现在都修了水泥路了,虽然路好走了许多,但却没有了儿时的那种味道和感觉了。”
“城里长大的娃,表示只能去公园踩规划好的石板路...”
.....
“这种小路走起来是很舒服,不过大家要小心路旁可能会有蛇,我小时候就遇到过几次。”
赵小天叼了一根狗尾巴草在嘴里,背着手步伐轻快的踏在松软的泥土小路。
身后小白一晃一晃的跟着。
不管去哪,赵小天都喜欢带上小白,而小白也很喜欢一晃一晃的跟在赵小天身后。
......
同源中心小学。
冯程程握着笔看向窗外。
窗外的田园风景很美,但她的心情却有些惆怅。
她是同源中心小学的老师。
同源中心小学的老师大部分都是本地人,只有她,是从大城市自愿来这大山教书的。
冯程程一直认为相对于城里教学资源丰厚,大山里的孩子更需要她。
所以就在一年前,她孤身一人毅然决然的来到了这大山。
而这一呆就是一年。
刚来的时候,家人的强烈发对,亲朋好友的不理解,以及落后环境的不适应都让她备受煎熬。
娇生惯养的她还大病过一场。
不过最终她还是挺下来了,并且慢慢适应。
现在冯程程也开始喜欢上了乡村的安静祥和。
不过现在又有了一个新的问题困扰着她。
或者说,困扰着整个学校。
那就是学堂实在是太破旧了,而且也已经很危险了。
因为学堂靠山,下雨的时候,时常会有泥石冲刷下来,堆积在墙边的泥石越来越高。
就在前两天下雨的时候,办公室的窗户还被掉落的石头给砸破了,现在也只能先用木板钉补上。
老校长一直想着将校址往前搬搬,但是这却需要大量的资金。
学校曾在村里举行过募捐,但出钱的人却很少,毕竟穷乡僻壤的地方本就穷,出不起多少钱。
上百户人家的募捐加起来也不过几万,这点钱根本不够盖建新的学堂。
冯程程看着破落的教学楼有些犯愁。
一年前,家里人就已经给她断了所有经济来源,她也掏不出多少钱。
“唉...”
冯程程叹了口气,将脑海的烦恼抛去,继续埋头专心准备着教案。
“沙沙...”
“咦,怎么又没笔水了。”
冯程程在办公室刷刷写着字,笔却没墨水了,她拿在手上甩了甩,却依旧不出墨。
冯程程揉了揉额头,有些无奈的把笔放下看向窗外。
窗外能看到麦田,还有连绵的大山,在田里还有老农在驱赶着黄牛耕田。
冯程程看着窗外的悠闲风景烦躁的心也安静了不少。
“嗯?”
正在看向窗外的冯程程,却突然看到远处的小路上有一个奇怪的男子正向这边走来。
男子头顶上飞着个无人机,身后还跟着一只大白鹅。
这组合看上去很是让人奇怪。
......
“主播,这就是你们村的小学吗,看上去好破啊。”
“连个校门都没有,天,学校的牌子就钉在树上?要不要这么破落。”
“难怪主播要捐助村里的学堂,这残破的模样看的我都很想给他们捐一个门板了。”
“教室还是用土砖搭建的,天,这是有多久没翻修了。”
“看到这样的小学,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学堂,虽然小了点,但是很温馨啊。”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