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阴神?”
“四大判官?”
“武功都城隍,辅德王周?”
短短一段话中,所含的信息量可不算少。
周围的听众们也各自从中抓住了自认为的重点。
而先前开口的那位,则是再次提问道,“都城隍统御九州各府、县诸城隍。
“易先生的意思,是不是九州各府、县,都有一位城隍存在?”
李易轻轻点头,“阴司有序,以阴神监察阳世。
“一国之都,设天下都城隍,统御四方阴神,为阴司二品正职。
“一府之首,设府城隍,统御府辖阴神,为阴司五品正职。
“一县之地,设县城隍,统御县辖阴神,为阴司七品正职。”
听到李易的解释,众人才纷纷明白。
城隍压根就不是如上帝、神王这样直接代指某位尊神。
城隍,本身指的是一类神职。
都城隍、府城隍、县城隍。
古华之大,有上百府、数千县。
如果真像这位‘易先生’所说的一样,是不是就意味着古华有数千位城隍?
想到这里,一个离李易比较近的小胖子忍不住开口问道,“那......先生可知,该如何乞求祂们的降临?”
“他们。”
李易看了他一眼,认真的强调了一句,随后摇头道:
“不用乞求,也从来无需乞求。
“他们一直都在。”
说完,也不理被自己这个回答惊呆的众人。
李易起身,从容的穿过人群,走出了天韵楼。
直到李易的身影在楼外消失,被李易给出的答案惊住的众人才慢慢回过了神来。
“他们......一直都在?这是什么意思?”
“那位‘易先生’的意思是城隍早就降临了?”
“可是,如果城隍真的已经降临了,为什么整个古华二十亿国人却没有一个人见到过?”
对于李易留下的答案,众人一时间议论纷纷。
更有相熟的人,直接凑到一起问道,“老王,那位易先生什么来头?他说的话靠谱不?”
老王就是之前认出了李易并两次开口提问的那位。
见众人都看向自己,他想了想道,“那位易先生什么来头我不清楚,只是经常能在天韵楼遇到他。
“他似乎知道很多事情,无论戏里的还是戏外的,每次有人向他提问,总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答案。
“当然,这些都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
说到这里,老王像是想起了什么匪夷所思的事情,脸上露出一抹不可置信的表情。
见他这幅表情,众人更是连连催促道。
“最关键的是什么,老王你倒是说啊?”
“就是,这怎么关键时刻还卖起关子来了?”
“快说快说,最关键的是什么?”
被众人一催促,老王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他脸上还残留着尚未褪去的震惊,狠狠的吞了口唾沫,才用一种如同梦呓般的语气道:
“说出来你们可能不信,我......我第一次见到那位易先生,是在三十年前。
“那时时候我才十二岁,第一次被爷爷带着来天韵楼听戏。
“到如今三十年过去了,我从十二岁变成了四十二岁。
“而那位易先生......却好像从来都没变过。”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惊骇的目光扫视了一番众人。
见众人脸上同样露出‘假的吧’、‘骗人的吧’这样不可置信的表情。
他又幽幽的补充道,“而更离奇的是......这三十年,我.....甚至不只是我,整个天韵楼上到东家、下到我们这些常客......竟然没有一个人觉得不对劲。
“如果不是今天赶上了,你们又正好问我这个问题。
“我都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现这明显的不能再明显的离奇现象。”
“咕咚!”
听了老王这番话,看着他脸上那丝毫不像是作伪的震撼、惊叹、以及......一丝丝刺激与恐惧。
哪怕再怎么难以置信,周围的人也多少信了几分。
“这......世上安有三十年容颜不老之人?”
“错了,不是三十年,别忘了......是从老王第一次在天韵楼见到他至今已经过了三十年,不是他容颜不老的时间只有三十年。”
“就离谱!这真是正常人类能做到的?”
“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有了某种想法,你们说......这位易先生会不会是......”
“是什么?你怎么也学老王卖起关子来了?”<
阅读模式无法加载下一章,请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