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夕,我率军西征印度中亚!爱看书吧免费阅读
建国前夕,我率军西征印度中亚!的尼泊尔介绍上在线尝鲜阅读:
尼泊尔(尼泊尔名英文名:Nepal),南亚内陆山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邻中国,其余三面与印度接壤,首都加德满都,国土面积约14.7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59万(2023年),全国分7个联邦省,全国有130多个民族。[1]
尼泊尔古称“尼婆罗”[18],12至18世纪建立了马拉王朝。[21]1768年,沙阿王朝崛起并在之后逐渐统一全国。[1]1790年,尼泊尔国王与中国皇帝签署和约,尼泊尔每隔五年向中国皇帝进行礼节性的朝贡,一直持续到1912年。[21]1846年,拉纳家族依靠英国支持夺取军政大权,并获世袭首相地位,使国王成为傀儡。[1]1950年,尼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群众运动和武装斗争。特里布文国王恢复王权,结束拉纳家族统治,实行君主立宪制。[1]1962年颁布新宪法,规定尼为印度教君主国。[21]尼泊尔国王再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21]1990年,尼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比兰德拉国王被迫恢复君主立宪。2001年,比兰德拉国王在王室血案中遇害,比胞弟贾南德拉继位。[1]2005年,贾在解散政府后亲政。主要政党结成“七党联盟”,与尼共(毛主义)联手反对国王,并于2006年通过第二次“人民运动”推翻国王统治。2008年,尼举行制宪会议选举,选后产生的制宪会议宣布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1]
尼泊尔为农业国,经济落后,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2021/2022财年,尼泊尔国内生产总值410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37.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5.8%。
早期历史
早在公元前1000年,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居住着克拉底人(Kirant)。公元前8世纪,一部克拉底人在尼泊尔地区建立王国,后自称尼巴尔人(Nipars)。
从公元前6世纪起,尼泊尔境内出现了一些国家,主要有基拉特(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4世纪)、李查维王朝(公元4世纪到13世纪)、玛拉(公元13世纪到1768年)等王朝。
基拉特王朝是尼泊尔加德满都山谷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第一任国王是雅拉姆巴,曾在印度北方参加谟哈巴拉特战役。基拉特王朝共计有32位国王,统治了加德满都山谷九百年左右。在基拉特第三十一世统治时,印度北方邦权力斗争里的失败者,成群逃到加德满都山谷,带来了先进的政治制度和兵法。他们在山谷寻求避难时期,推翻了基拉特王朝,建立了李查维王朝。
直到13世纪时,利查威人被另一群从印度北方来到山谷的人击败,玛拉王朝建立了。玛拉王朝是尼泊尔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艺术、文字和灵魂论在玛拉人统治时期都取得了成就。马拉王朝兴起,大力推行印度教[1]。
尼泊尔王国
主词条:沙阿王朝、廓尔喀之役、第二次廓藏战争、英尼战争
●沙阿王朝统一尼泊尔
沙阿王朝的先祖就是在中世纪由印度拉贾斯坦迁徙而来的一个信奉印度教的拉吉普特王族。
18世纪中叶,包括尼泊尔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处于支离分裂的状态中。在一片混乱之中,尼泊尔西部的廓尔喀国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意识到,尼泊尔如果不统一的话,那么所有的尼泊尔大小王国就迟早要落入英属印度的手中。1768年,普里特维国王在历经10年厉兵秣马精心准备之后,率军攻克了加德满都。[21]
同年,廓尔喀王普里特维·纳拉扬·沙阿建立沙阿王朝,并逐渐统一了尼泊尔。据说在进军玛卡南普尔时,神化身为哲人与国王偶遇,纳拉扬赠给哲人一块凝酪,哲人吃后吐出,又还给国王,国王觉得恶心,随手甩在自己脚上,哲人因此预言,沙阿王朝虽能一统江山,帝祚却会“十世而斩”,这一预言200多年后竟不幸应验。
1775年,普里特维国王去世后,他的儿子巴哈杜尔·沙阿继承王位。这位雄心勃勃的新国王把统治中心东迁100公里至加德满都,然后跟他父王一样不断率军扩张领土,所向无敌。[21]尼泊尔国王还向南部扩张领土,并且直抵印度。到1810年,尼泊尔王国已经从克什米尔扩张到锡金,相当于今天尼泊尔国土的两倍。[21]
1789年至1792年与中国清朝发生冲突,史称廓尔喀之役,从此向中国清朝称臣内附,属于中国。尼泊尔国王因此与中国皇帝签署了和约,规定尼泊尔每隔五年要向中国皇帝进行礼节性的朝贡。这种朝贡一直持续到1912年。[21]
●英国半殖民时期
1814年,尼泊尔遭到英国入侵,被迫割让大片领土给英属印度,外交受英监督。
1846年,亲英的忠格·巴哈杜尔·拉纳将军发动政变,国王大权旁落,拉纳家族世袭首相。。
20世纪初,尼泊尔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同英国殖民主义者进行了不屈的斗争。1923年,英国与尼泊尔签订了《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英国承认尼泊尔独立,但在尼泊尔保留种种特权。二次大战结束后,随着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独立,英国在尼泊尔的势力逐渐削弱,尼泊尔大会党联合国王势力准备迫使拉纳首相交出权力。[21]
●王国独立与国王亲政
1950年,尼泊尔人民掀起反对拉纳家族专政的斗争。国王特里布万和王储马亨德拉在印度支持下,通过谈判恢复王权,拉纳家族统治结束。1951年2月,特里布万国王颁布临时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这些思想和国王“朕即国家”的传统理念格格不入。
1960年12月,马亨德拉国王下令解散内阁和议会,改首相内阁为大臣会议制,由王室直接控制政府。1961年1月,宣布禁止一切政党活动,同时选举各级评议会议员,在全国实行无党派评议会制度。1962年颁布新宪法,规定尼为印度教君主国,一切权力归国王。自此,尼泊尔国王再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21]
1962年,印度教立国被正式写入宪法:尼泊尔是“印度教王国”,“其君主崇信雅利安文化和印度教”。印度教立国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树立“君权神授”观念,国王是毗湿奴大神的化身,是民众的至高无上的保护神。国王和王室、皇家军队将领都是尊贵的刹帝利种姓,由皇家祭司婆罗门辅佐。这两大种姓的家族构成了王国最高统治集团的核心。
1972年,比兰德拉国王即位。1990年,尼泊尔爆发大规模人民运动,比兰德拉国王被迫实行君主立宪的多党议会制。比兰德拉在1990年获得了英国陆军元帅军衔,这个军衔以前从没授予过亚洲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实行多党议会制后,社会内部各种矛盾空前激化,政府频繁更迭,反政府武装势力不断发展。
2001年6月1日晚,发生尼泊尔皇室屠杀事件,时任尼泊尔王储迪彭德拉开枪杀死了国王、王后、王储、王子、公主等12名皇室成员,然后开枪自杀。王宫顾问委员会6月2日宣布,正在医院接受抢救的迪彭德拉继承王位,已故国王比兰德拉的弟弟贾南德拉为摄政王。国王迪彭德拉在6月3日夜里去世,由摄政王贾南德拉继任尼泊尔国王。同年10月26日,尼泊尔王室秘书处宣布,贾南德拉国王当天册封他的儿子帕拉斯王子为尼泊尔王储。
2002年5月,贾南德拉国王解散议会,并在同年10月解散内阁,直接干政。2005年2月1日,国王以内阁“腐败无能”为由,宣布解散内阁,中止议会,由他本人亲政3年,直接领导“部长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由国王亲自指定。尼泊尔再次回到“朕即国家”的封建时代。
2006年4月,尼主要政党组成的“七党联盟”与尼共(毛主义)联合发起反国王街头运动。国王妥协,宣布恢复议会,还政给政党。2006年5月18日,尼泊尔议会决定废除印度教为国教条款,宣布尼泊尔为世俗国家,粉碎君权神授说,将“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更名为“尼泊尔政府”。8月,“尼泊尔王国”改称“尼泊尔”。
●帝制的终结
2008年4月,尼泊尔举行制宪会议选举。5月28日,尼泊尔制宪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加德满都国际会议中心通过由尼泊尔临时政府提出的议案,宣布废除君主制,将国体改为联邦民主共和国。29日,尼议会正式要求国王在10天里离开加德满都的纳拉扬希蒂王宫。当夜,王室旗帜从王宫顶端降下,尼泊尔国旗冉冉升起,239年历史的沙阿王朝果然“十世而斩”-第11世王贾南德拉最终未能如祖辈那样“终于其位”。
联邦民主共和国
2008年5月,尼泊尔君主制被取消,正式成立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7月,制宪会议分别选举拉姆·巴兰·亚达夫、帕拉马南达·贾阿和苏巴斯·内姆旺任总统、副总统和制宪会议主席。8月,制宪会议选举尼共(毛主义)主席普拉昌达为尼泊尔联邦民主共和国首任总理;成立以尼共(毛主义)为首的、包括尼共(联合马列)、马德西人民权利论坛等党的联合政府。
2009年5月4日,尼共(毛主义)主席普拉昌达辞去总理一职。23日,尼共(联合马列)领导人马达夫·库马尔·尼帕尔当选总理;25日,尼帕尔宣誓就职。
2010年6月30日,尼帕尔总理宣布辞职,尼制宪会议连续举行16轮总理选举未果。2011年初,尼各党修改了选举规则,尼制宪会议在2月3日举行总理选举,尼共(联合马列)主席贾拉·纳特·卡纳尔在尼共(毛主义)支持下当选总理,2月6日宣誓就职。8月14日,卡纳尔宣布辞职。8月28日,联合尼共(毛)副主席巴特拉伊在尼共(毛)和马德西联合民主阵线的支持下,当选总理。29日,巴特拉伊在总统府宣誓就任新政府总理。
2012年4月,尼政府正式接管联合尼共(毛)营地和武器库,整合工作全面展开,和平进程接近尾声。制宪会议历在5月28日到期解散。
2013年3月,尼主要政党同意组建以首席大法官为首的临时政府,领导新的制宪会议选举。3月14日,基尔·拉杰·雷格米宣誓就任部长委员会主席(政府首脑)。6月,尼临时政府宣布在2013年11月19日举行第二届制宪会议(议会)选举。
第二届制宪会议原定在2015年1月22日前发布新宪法,但主要政党未能达成一致,导致宪法一直“难产”。
2015年10月11日,尼共(联)主席奥利当选尼泊尔新总理。
2017年6月,尼泊尔大会党主席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当选尼泊尔新总理。[3]
2018年2月15日,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宣布辞任总理,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主席卡德加·普拉萨德·夏尔马·奥利被尼泊尔总统比迪娅·德维·班达里任命为尼泊尔总理。[4]
2021年6月10日,尼泊尔总理奥利宣布扩大内阁规模,新引入7名部长和1名国务部长。新入阁8人中,7人来自奥利领导的尼泊尔共产党(联合马列),1人来自人民社会主义党塔库尔派别。总统班达里已为新入阁部长举行宣誓就职仪式[14]。2021年7月13日,尼泊尔总统任命大会党主席谢尔·巴哈杜尔·德乌帕为新一任总理[15]。
2021年11月2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尼泊尔脱离最不发达国家行列的决议。[16]
地理环境
区域位置
尼泊尔北临中国,西、南、东三面与印度接壤。国土面积147,516平方公里。国境线全长2400公里。[19]
地形地貌
尼泊尔北部喜马拉雅地区,海拔高度在4877米-8844米之间。世界上14座海拔超过8000米的山峰,其中8座在中尼边界的喜马拉雅山区,包括珠穆朗玛峰、干城章嘉峰、洛子峰、马卡鲁峰、卓奥友峰、道拉吉利峰、马纳斯鲁峰和安纳布尔纳峰。中部山区占尼泊尔国土面积的68%,主要由最高峰达到4877米的马哈布哈拉山系和相对较矮的丘日山系组成。南部的特莱低地占尼泊尔领土面积的17%。
地势北高南低,境内大部分属丘陵地带,海拔1000米以上的土地占总面积近一半。东、西、北三面多高山;中部河谷区,多小山;南部是冲积平原,分布着森林和草原。[5]
气候特征
尼泊尔的气候基本上只有两季,每年的10月至次年的3月是旱季(冬季),雨量极少,早晚温差较大,晨间10℃左右,中午会升至25℃。每年的4-9月是雨季(夏季),其中4、5月气候尤其闷热,最高气温常达到36℃。从6月起降雨增多,雨季逐渐开始,一直持续到9月底,雨量丰沛,河流常泛滥成灾。2017年8月,尼泊尔南部特莱平原地区因降雨发生特大洪灾,造成人员、物资和经济损失,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尼泊尔南北地理变化巨大,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全国分北部高山、中部温带和南部亚热带三个气候区。北部为高寒山区,终年积雪,最低气温可达-41度。中部河谷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南部平原常年炎热,夏季最高气温达45平。全国在同一时间里,当南部平原上酷热异常的时候,首都加德满都、博卡拉等城市则是百花吐艳,春意盎然,而北部山区却是雪花飞舞的寒冬。[19]
自然资源
发布时间:2025-10-09 08:09:47